English

城市衣襟上的鲜花

——上海东方书报亭巡礼
2001-03-20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赵兰英 我有话说

尽管不如高楼那样雄奇,不似大厦那般伟岸,然而,它——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只有两平方米的东方书报亭,却如织缀在城市衣襟上的鲜花,芬芳、艳丽、赏目、沁人。

(一)

1999年1月1日,清晨,走上街头的上海市民惊喜地发现,路边耸立着一座座美观精致的书报亭,但见亭楣上书写着“东方书报亭”5个醒目大字。1012座,一个不小的数字。这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又一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举措之一。

城市文化是城市性格的反映。日新月异的上海,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进行。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出现了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一批文化标志性建筑。然而,文化是多层次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需要与世界媲美的设施,也需要面向群众的,适合大多数人要求的“快餐”型设施。那么这座城市的文化功能才算是齐全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上海市委在调研中发现,上海街头一些报刊亭,外形简陋,功能简单,有的还属违章建筑物,甚至出售的书报刊格调不高,经营不规范。建立标准化书报亭,不仅是对上海城市文化功能不可缺的补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可以引领书报刊市场,规范书报刊市场,拓宽再就业渠道。基于此,1998年3月,上海市委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大会,明确年内要建1000个书报亭,并且将此列入当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小小书报亭,不仅是一个书报亭问题,牵涉方方面面,诸如公安、市政、环保、街道等等。实事实办,上海成立了书报亭实事工程领导小组,市有关领导实地察看解决一系列有关问题。市文明办、市政法委、市政管理局等7个部门,还联合发出《关于落实第一批标准化书报亭选址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1000个标准化书报亭选址和办理书报亭营业场地证明的通知》等等。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有的区还由区长亲自率队实地勘察,确定亭址。宝钢集团公司、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江海活动房营造公司等,承担了繁重的制作和安装工作。

两年过去,当东方书报亭在这座都市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时,当加入WTO就在眼前时,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星罗棋布的东方书报亭,是迎接挑战,掌握主动,建设和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载体。

(二)

江苏路上的371号亭,营业员方建光是一位残疾人。看到记者来访,说话不太清楚的小方从包内取出一叠全是关于东方书报亭报道的剪报。他说:“我爱东方书报亭。我一直把它们带在身边。”憨厚的方建光,还拿出一个小本本让记者看。原来,今年3月正是他进东方书报亭工作2年整。为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写了一首《爱在东方》的诗歌。诗中写道:“人间真情在东方,温馨家园世纪情。”他还准备制作3面锦旗,分送给有关部门。38岁的方建光,出生时由于胎位不正,头部有点斜,以致影响神经系统,上身板直、口齿不太清楚、行走不便。他做过收发员、卖过报纸、当过图书馆员。

2年前,他工作的牛奶亭因市政建设拆掉了。正在愁肠满腹时,街道安排他进了东方书报亭。从没有工作到有稳定工作,从初时一月几百元收入到今天2000多元,方建光怎能不激动。方建光70岁的老父说:“过去真为他愁。现在好了,我老有所享了。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

小小东方书报亭,虽然只有2平方米,但它给予人的天地却是异常辽阔,无限光明的。淮海路上的204号亭姚亦琼,原是中华印刷厂工人。东方书报亭初建时,上海印刷系统正进行体制改革,于是600名工人被分流安排到了这里。回忆2年前,姚亦琼说:“想想都要哭。那时,爱人单位也破产了。自己只有初中文凭,没有一技之长,到哪里去找工作。真的,东方书报亭不仅解决了1000多名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还稳定了1000多户家庭,也稳定了社会。”在东方书报亭,几乎人人都有与姚亦琼相同的经历与感受。万体馆附近的280号亭,由一对下岗夫妻共同经营着。妻子王菊芳快人快语,说道:“下岗时只有280元的生活费,爱人单位效益又差,心情沉重得不得了。带儿子上街,一瓶水也舍不得买给他喝。儿子正上初中,我拿不出钞票为儿子增加营养,心里酸得不得了。父母也为我们着急。所以,东方书报亭是我们家的大救星啊。”丈夫王正元一年前下岗后索性也到书报亭帮助妻子一块做。王正元笑呵呵地说:“今年过年,280元一盒的野山参,我买了3盒,送给丈母娘。过去,我们想孝敬父母,但没办法孝敬。我也有钱帮儿子买辅导材料、请家教了。儿子今年初中毕业,成绩在全校前5名,被保送到重点高中。现在,一家人天天高高兴兴,和和美美。东方书报亭真是一件得民心的大好事。”

2平方米里的风景,多姿多彩。记者没有想到,在东方书报亭1000多名营业员中,有23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是什么因素,将他们吸引至东方书报亭工作?坐落在龙华烈士陵园前的9号亭,营业员孙萍曾留学日本,在取得千叶大学工商行政管理本科文凭后,又在日本一家电子公司工作了几年。他告诉记者,他原想回国后办一家公司,就在休息时,听到上海要建1000个东方书报亭的消息,便到街道报了名。通过培训和考核,成为9号亭营业员。这其中,有好几家旅行社和翻译所来找他,希望他到他们那儿去,他都没有去。孙先生说:“我在东方书报亭工作心情非常好。从政府到各级有关部门,上上下下,大家都很支持东方书报亭。对我们营业员,领导也很关心,感觉很温暖。我在日本8年,天壤之别,没有一点人间温情。选择东方书报亭,我没有选错。这条路我肯定会一直走下去的。”

(三)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很能说明问题。1999年,东方书报刊公司年销售收入6232万元,营业员平均月收入980元,公司实现利润28.4万元。2000年公司销售收入1.2亿元,营业员月平均收入1800元,公司实现利润565万元。真可谓突飞猛进,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

走出一条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新路,正是东方书报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以公司制作形式经营书报刊零售,这在我国书报刊史上是一个首创。1998年1月28日,当书报亭尚末耸立街头时,它的“上司”——东方书报刊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了。公司由上海市邮政局、文新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投资5000万元建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如何运营?他们将超市连锁经营方法引入公司。公司成立配送中心,每天3至4次向120个区配送站送货。各个配送站再分送各网点即各报亭。营业员每天还通过电话向公司反映经营情况,提出所要进的报刊书目和数量。这样,在东方书报刊公司,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网络进货、配送和销售优势。统一进货和配送,一方面降低劳动成本,更在源头上堵住了非法出版物进入书报刊亭。公司还组建督察队,每天检查亭风亭貌和有无私夹进来的不良图书,如发现违规者,轻者批评,重者调离。

在东方书报亭,每个营业员的收入都不一样。他们从一开始就打破大锅饭,实行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的方法。这样,大大激发了营业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960号亭营业员许月华也是一名残疾人。细心的她,看到有些老伯伯老妈妈买菜后来买报,提着大包小包,很不方便,便自备了塑料袋,将报纸往袋里一装,读者拿着又方便,又干净,雨天还不被打湿。闸北区临汾街道742号亭,还开展预约预订、送报上门等服务性项目。优质的服务,迎来了许多回头客。记者在204号亭,只见匆匆从地铁上来的读者,迅疾向营业员递上分币,营业员问也不问,立马送上报纸。地铁有书报亭,更有穿行于车厢的卖报员,他们为什么非要到东方书报亭来买?原来,营业员已与他们结下深厚感情。他们需要什么报纸,营业员都十分清楚,每天都留着,什么时候来都能拿得到。

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产业运作中同样会产生巨大作用。在千余个东方书报亭中,有的挂着“党员示范亭”的牌子。徐汇区301亭就有这张牌子。营业员吴敏玮说,既光荣,又是一种督促。去年,公司在营业员中开展“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营业员”的大讨论。177号亭营业员赵静琴说:“要了解读者,取信读者,方便读者,善待读者。”“维护东方书报亭形象要从我做起”、“我是文明窗口的一员”……许许多多营业员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还开展了“红旗亭”评比、与“个体经营者比技艺”等活动。文明优质服务,为他们赢来更多读者,营业额在不断攀升。

(四)

两年来,东方书报亭的功能在不断扩大,社会反响越来越大。有人向记者这样概括东方书报亭当前的作用:播撒知识的文化亭,就业上岗的安民亭,方便市民的便民亭,维护治安的安全亭,文明建设的宣传亭。

一个只有2平方米的东方书报亭,所经营的书报刊,多的有700种,少的也在400种以上,可谓琳琅满目。清晨,当还有人在熟睡时,迎着薄薄的曙光,东方书报亭就营业了。一份份传播知识、信息的报刊,从这里飞进了城市的角角落落。“买早报、买好刊、买新书,请到东方书报亭来。”已成在市民中流传的口头语。

裘建华在一家企业工作,上常日班。这天正好去付水电费,裘先生对记者说:“过去付水电费,只好到邮电总局去付,路远,还要排队。现在好了,东方书报亭就在家门口,开到夜里9、10点钟,啥辰光来付都可以。”为居民代收公用事业费,是东方书报亭开拓的一项新业务。缴付公用事业费难,是市民意见较大的事。东方书报刊服务公司利用自己网点多的优势,决定为民解忧。他们研究制作了一种小型POS机,安装在书报亭。居民用现金或邮政电子消费卡,均可缴费。营业员则每收一笔费用,有一毛钱收入。钱不多,但他们乐意做。现在,已有500多家东方书报亭安上了POS机。

“白天一朵花,夜晚一盏灯。”有人这样赞美东方书报亭。它还起因于报亭上的那只红色警灯。在上海,坐落在街口的东方书报亭,也许是每天灯熄的最晚的地方之一。黑夜行走中的人,会因为这盏小小的灯,心里踏实了许多。2000年6月,上海公安部门在这里装上了110报警灯。从此,书报亭又与市民安危、社会治安联在了一起。亮在各街口的一盏盏红色小灯,对市民是一种安全,对犯罪者却会起到一种威慑作用。

由东方书报亭,上海还延伸出教育书报亭。84座散落于31所高校的教育书报亭,为高校带来文明的同时,又为千余名贫困生带来勤工助学机遇。记者在采访中还欣喜地闻讯,上海今年还将增设1000个东方书报亭,原有的1000多只书报亭也将进行“整容”。书报亭的功能,还将扩大。

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从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加入WTO以后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高度,从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高度,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来进一步认识搞好东方书报亭工作的重要性。”

(新华社上海3月1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